■ 教育工作经历
2022年2月 至今 天津市天津医院 副院长 2019年12月 至今 天津市骨科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2016年11月 2020年10月 天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培养 生物力学博士后 2014年04月 至今 天津市天津医院 天津市骨科研究所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骨科研究所 支部书记、副所长 副研究员、研究员 2012年09月 2015年12月 天津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博士 2009年09月 2012年07月 天津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 2006年07月 2014年04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负责人 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2001年09月 2006年07月 西北民族大学 临床医学 学士 ■ 学术交流经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讲学、访问)
2019年 参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研创新高级研修培训班 2020年 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人工智能科创高级研修培训班 2024年 参加北京大学医学部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班 ■ 学术与社会兼职
先后兼任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任委员兼数字骨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研院所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个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常务编委等多个学术期刊编委。 ■ 课题研究
1. 急救机器人作业要求及机器人化急救理论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检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2020年01至2023年12月,50万,项目批准号:2019TFC1511202-01,项目负责人 2. 基于骨小梁空间结构异常改变双氢青蒿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力学机理实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面上项目,2018年01月至 2021年12月,66万,项目批准号:11772226,项目负责人 3. 双氢青蒿素联合纳米羟基磷灰石功能化水凝胶通过抑制NOX4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理研究,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重点项目,2025年01月至2027年12月,20万元,项目批准号:2024ZXZD001,项目负责人 4. 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整体诊疗方案,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平台专项,2018年10月至2022年09月,80万,项目批准号:18PTLCSY00070,核心骨干 5. 骨内微环境靶向纳米材料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机理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2年10月至2025年09月,23.33万,项目批准号:22JCZDJC00340,第二参与人 ■ 核心刊物论文发表
[1] Wei S, Hu Q, Ma J, Dai X, Sun Y, Han G, Meng H, Xu W, Zhang L, Ma X, Peng J, Wang Y. Acellular nerve xenografts based on supercritic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repairing long-distance sciatic nerve defects in rats [J] Bioact Mater. 2022;18:300-320. (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二区,IF=18分) [2] Qin M, Wang Y, Wang Z, Dong B, Yang P, Liu Y, Xi Q, Ma J. Adipose-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 miR-146a-5p targets Fbx32 to regulate mitochondrial autophagy and delay aging in skeletal muscle [J]. J Nanobiotechnology. 2025;23(1):287.(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一区,IF=10.6分) [3] Luo Z, Ma J, Wang Y, Du Y, Liu Y, Zhang W, Lai Y, Ma X. Application of Mg-MOF-loaded gelatin microspheres with osteogenic, angiogenic, and ROS scavenging capabilities in bone defect repair [J] Int J Biol Macromol. 2024;280(Pt 2):135721. (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二区,IF=7.7分) [4] Gong S, Lang S, Wang Y, Li X, Tian A, Ma J, Ma X. pH-responsiv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naringin for targeted osteoclast inhibition and bone regeneration [J] Int J Nanomedicine. 2024;19:6337-6358. (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IF=6.6分) [5] Luo Z, Ma J, Zhang W, Tian A, Gong S, Li Y, Lai Y, Ma X. Alterations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s produced of TRPV5 in osteoporosis [J] J Transl Med. 2023;21(1):327. (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二区,IF=6.1分) [6] Tong X, Wang Y, Dong B, Li Y, Lang S, Ma J, Ma X. Effects of genus Epime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and relevant signaling pathways [J] Chin Med. 2023;18(1):92. (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IF=5.3分) [7] Li B, Zhao J, Ma J, Chen W, Zhou C, Wei W, Li S, Li G, Xin G, Zhang Y, Liu J, Wang Y, Ma X. Cross-talk between histone and DNA Methylation mediates bone loss in hind limb unloading [J] J Bone Miner Res. 2021;36(5):956-967. (共同第一作者,中科院一区,IF=5.1分) [8] Zhao X, Fan Z, Ma J, Ma X, Wang Y, Bai H, Lu B, Sun L. Reinforcement strategy for medial open-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 a finite element evaluation of the additional opposite screw technique and bone grafts [J] Comput Methods Programs Biomed. 2022;213:106523. (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IF=4.9分) [9] Wang D, Shen J, Wang Y, Cui H, Li Y, Zhou L, Li G, Wang Q, Feng X, Qin M, Dong B, Yang P, Li Y, Ma X, Ma J. Mechanisms of Ferroptosis in bone disease: a new target for osteoporosis treatment [J]. Cell Signal. 2025;127:111598. (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IF=4.4分) [10] Zhang H, Jiang X, Bai L, Chen J, Luo W, Ma J, Ma X. Vitamin C intake and osteoarthritis: findings of NHANES 2003-2018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 Front Nutr. 2024;11:1409578. (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二区,IF=4.0分) ■ 主要著作
1. 2016年 《骨科临床X线检查手册》,合著,268千字,人民卫生出版社 2. 2016年 《创伤骨科学 儿童卷》,合著,800千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3. 2015年 《创伤骨科学 成人卷》,合著,4000千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4. 2015年 《骨内科学》,合著,109千字,化学工业出版社 5. 2013年 《骨折非手术治疗》,合著,359千字,人民军医出版社 6. 2012年 《关节重建外科学》,合著,1120千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成果获奖情况
1. 《骨畸形精准诊治体系建立和临床应用》,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T2022J210351 2. 《基于骨小梁空间结构异常改变双氢青蒿素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力学机理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30501A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病理学分型的创立与临床应用》,华夏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2-J081 4. 《基于“补肾活血法”的柚皮苷抗骨质疏松与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0503A 5. 《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的微环境调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003-34-R-06 6. 《中西医结合外固定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应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95003B 7. 《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骨改建活动的研究》,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JB-2-048-R3 8. 《个体化人工股骨头优化设计和应用的研究》,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0JB-2-045-R5 ■ 培养研究生要求
具备独立完成研究任务的能力,还应当具备创新精神,勇于在学术研究中不断探索,并始终恪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