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工作经历 (1)199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 (2)200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硕士; (3)2007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4)2011.01- 2011.07,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教育系,高级访问学者 ■ 学术交流经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讲学、访问) (1)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交流,2000年12月,武汉。 (2)XXIX FIMS World Congress of Sports Medicine,分会场报告,2006年6月,北京。 (3)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交流,2007年10月,北京。 (4)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2011年1-7月。 (5)2012年全国运动医学论坛,分会场报告,2012年,成都。 (6)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论文报告会暨体质研究国际研讨会,2012年,澳门。 (7)“增强国民体质 促进科学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论文报告会,分会场报告,2013年7月,江西九江。 (8)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Qu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for Better Life,poster,Tianjin, October,2013. (9)全国竞技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2013年10月,沈阳。 (10)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5年10月,杭州。 (11)第七届上海“运动与健康”国际高层论坛暨2016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口头报告,2016年5月,上海。 (12)天津青少年体成分与血压的最优关系. 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9-11-01]. (1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排球专项课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11-03] (14) href="http://a12.papermao.net/cdown?id=+IQfYJ9xGGMgrydkE9rX0UhqNjxajcb0llJZB+DeErti+GKPv6YIp1nYKYVmKvshHhZ8HzEcsdB0LXOKgQQ7cOKffOjUsJ51/bGJ7mvZDEi/piMov8GoingO+HGd4p+kQHje0aj5T5od3PHpYBIx7P1BfoaD1y1Qo7XRFd7QjHpuNlDuxMvlZu263io/YiDKaul1dsBYtTi0d7iCbJHlGZ/kE6x9clNzwyE5rGFB/5nZu38S8H2ToGGagU5cL8CyJ8HpDE5hTIhHw8ygXn/tyw==&ddata=ZGTK202311018244|CPFD|%E4%BD%93%E8%82%B2%E4%B8%93%E4%B8%9A%E5%A4%A7%E5%AD%A6%E7%94%9F%E6%97%A5%E5%B8%B8%E4%BD%93%E5%8A%9B%E6%B4%BB%E5%8A%A8%E4%B8%8E%E6%83%85%E7%BB%AA%E7%8A%B6%E6%80%81%E7%9A%84%E5%8F%8C%E5%90%91%E9%A2%84%E6%B5%8B%E5%BE%AA%E8%AF%81%E7%A0%94%E7%A9%B6|%E9%9D%B3%E6%B5%B7%E6%B8%AF;%E8%8C%83%E9%87%91%E5%85%B0;%E5%BC%A0%E6%99%93%E4%B8%B9||2023-11-03" title="ZGTK202311018244" 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情绪状态的双向预测循证研究.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11-03] (15)天津市大学生数字视疲劳现状研究.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11-03] (16)体力活动和手机成瘾对天津市大学生焦虑的独立与联合作用.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11-03] (17)大学生短视频成瘾问卷测量维度的理论构想.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2023-04-21] (18)天津市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23-11-03] (19)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对大学生感知压力的影响.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2023-04-21] (20)体力活动和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焦虑的联合作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2023-04-21] (21)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防溺水教育的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 第四届国际水中运动论坛[2022-12-24] ■ 学术与社会兼职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分会会员。 (2)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武警医学》评审专家 ■ 课题研究 (1) 沙滩排球项目备战2008奥运会攻关研究,参与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子课题,课题编 号07116。 (2) 天津市体能训练人才培养研究,主持天津市高等学校体育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 2008TY43。 (3)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增设体能训练方向的可行性思考,主持天津体育学院青 年自然课题,课题编号:ZR-0901。 (4) 华北地区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的行为模型和体力活动能耗调研,参与国家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子项目,课题编号:2009BAK62B01-012。 (5) 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干预体系及实施策略研究,参与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 目。课题编号:10CTY016。 (6)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型的构建及实证追踪研究,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 目,课题编号:11YJAZH081。 (7) 体质与健康科普示范平台建设及传播能力提升的研发与实践,参与天津市2012年 科普项目。课题编号:津科社[2012]212号。 (8) FATmax运动干预肥胖症模型的建立及机制研究,参与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 研究计划。课题编号:12JCYBJC18100。 (9) 运动与健康科普教育基地多维展示系统及体验平台的研制与应用,主持天津市科普 项目,课题编号13KPXM01SY004。 (10) 国家水球队训练恢复手段及营养保障研究,参与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项目, 2014-2016。 (11) 新媒体时代天津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与实证研究,主持天津社 科,课题编号:TJTY15-014。 (12) 老龄化背景下天津老年人功能性体适能评价与运动健康促进研究,主持天津市体育 局,课题编号:Y201605。 (13) 我国大中城市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模型的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体医结合的视角,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编号:17YJAZH121。 (14) 体教医结合视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主持天津市高等学 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7SK069。 (15) 基于体教医结合的大学生精准化体质健康促进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主持中国大 学生体协项目,课题编号:201713512。 (16) 领域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新需求研究(YB145-78),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 办公室,2024年1月30日-2026年1月30日。 (17) 青少年数字视疲劳运动干预科普系列片(2025TK00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普项 目,2025.04.01-2026.04.01。 ■ 核心刊物论文发表 (1) 排球运动员的肩胛上神经损伤[J].中国临床康复, 2002;6(23):108. (2) 打陀螺运动对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2):54-56. (3) 实际比赛中田佳/王菲与Adriana Behar/ Shelda的体能分配特征比较.天津体育学院 学报,2005,20(5):87-89. (4) 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及预防对策研究,中国体育科技, 2007, 43(1):61-63,103. (5) 中国优秀沙滩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研究[J],北体大学报,2008, 31(2): 211-213. (6) 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1): 64-68. (7)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Sports Injuries Among Chinese Elite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J]. Pan-Asian Journal of Sports & Physical Education. 2011;3(4):83-92. (8)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Promoting Sports Health Industry in Binhai New District of Tianjin[J]. Pan-Asian Journal of Sports & Physical Education. 2012; (3):71-78. (9) 围青春期体脂百分比与BMI最佳关系及增龄消长规律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 48(6):11-24. (10) 中外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的关键形态及关键技术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14;40(3):56-59. (11) 20~69岁天津男性增龄过程中体质指数与腰臀脂肪比最优模型及肥胖敏感期研究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29(5):421-426. (12)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量指数与身体素质的关联性,中国学校卫生,2016,37(8): 1190-1192. (13) 8周室内有氧健身操减少中心性肥胖老年女性腹部脂肪堆积的试验研究[J].天津体 育学院学报. 2017;32(2):146-152. (14) 天津市部分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中国学校卫生,2018,39(8): 1195-1197. (15) 成年早期日常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与主要身体成分最优模型研究,中国学校卫 生,2018,39(10):1516-1520. (16) 青少年体成分与血压的关联性及最佳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20, 41(6): 893-896. (17) 老年女性肌少症与睡眠质量的关联性[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20, 13(5):432-439. (18) 老年女性肌少症与平衡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 26(7):842-846. (19) 天津市老年女性肌少症评价方法比较[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0, 13(2): 133-139. (20) 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 2021,42(7):1047-1051. (21) 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情绪状态的双向关联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7(5): 1048-1052. (22) 青少年数字化生活方式与数字视疲劳关联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学校卫生, 2023, 44(9): 1428-1431. (23) 青少年数字视疲劳与睡眠质量关联性的研究进展,中国学校卫生, 2024, 45(2): 300-304. ■ 主要著作 (1)张晓丹,傅涛.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2)谭思洁,张晓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7年9月. ■ 成果获奖情况 (1)冯冰,陆大江,左群,张晓丹.营养与体能结合在提高军事训练质量中的作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疗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 (2)体质健康测评教学实践平台的创建,天津体育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二成员),2013年。 (3)张晓丹.小胖子何时该锻炼?天津市“共享美丽天津 乐享美好生活”科普征文比赛(一等奖), 2014年 (4)主持的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天津老年人体质健康促进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与实证研究》(省部级)被鉴定为A级,2017年 ■ 培养研究生要求 勤奋好学,守时守信,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外语基础。 |